一、中医系
1.1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含中医医疗、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骨伤方向)
1.1.1培养目标
硕士研究生,学制七年,学习四年后分流至各专业(中医医疗、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骨伤方向)学习研究生课程,授予医学硕士学位。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及现代医学知识,具有扎实的临床工作能力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毕业后能从事中医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达到硕士水平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人才。
1.1.2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含实验影像诊断)、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急症学、免疫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内经、伤寒论、温病学、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古文、英语、中医实验学(含基础、临床)等。
1.1.3就业方向
从事中医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高级人才。
1.2中医学专业(中医医疗方向)
1.2.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具有宽厚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较熟练掌握临床诊疗技能,毕业后能从事临床各科医疗与科研工作。
1.2.2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医古文、中医医学史、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急症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妇科、中西医儿科。
1.2.3就业方向
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中心、医学科研机构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医学应用型人才。
二、骨伤系
2.1中医学(骨伤科学方向)
2.1.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以加强基础,注重素质,强化实践,面向临床为培养方式,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医学科技竞争和医学模式转变需求,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知识尤其骨伤内外科学临床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骨伤科学应用型人才。
2.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骨X线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医骨伤学、中医筋伤学、中医骨病学、骨科手术学、针灸学、卫生法规等。
3.就业方向:
毕业后能从事骨伤临床医疗、保健、康复等工作的合格的中医骨伤人才。
2.2中西医临床医学(骨伤科学方向)
2.2.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以加强基础,注重素质,强化实践,面向临床为培养方式,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医学科技竞争和医学模式转变需求,具备中西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及骨伤内外科学知识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应用型人才。
2.2.2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中西医结合诊断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伤科学、中西医临床骨伤疾病治疗学、骨X线诊断学、骨科手术学。
2.2.3就业方向:
毕业后能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保健、康复等工作的合格的中西医结合骨科人才。
三、针灸推拿系
3.1针灸推拿学专业
3.1.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培养具有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3.1.2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基础学、推拿手法学、功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神经病学、康复医学概论等。
3.1.3就业方向
各级医院、科研机构
3.2针灸推拿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
3.2.1办学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传统与现代两套康复医学基本理论、技术,并能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可在医疗卫生部门从事康复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2.2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针灸学、推拿学、影像学、中诊、中药学、方剂学、生理、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神经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外、神经病学、养生学、康复医学导论、物理(含运动)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等。
3.2.3就业方向
各级医院、科研机构
3.3针灸推拿学专业(中医美容方向)’
3.3.1办学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开拓创新。在系统掌握中西医学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技能与熟练处理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基础上,掌握美容专科知识技能,能熟练地运用中医美容的理论和手段开展中医美容临床工作。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合格中医师水平、同时系统掌握中医美容知识、能从事中医美容工作的专业人才。
3.3.2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医学美学、医学美容基础、中医美容学、现代实用美容技术、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生理学基础、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中医内科、西医内科、皮肤病学、中推拿学、针灸学、美容药物学、化妆与形象设计、化妆品学、美容经营管理学等。
3.3.3就业方向
各级医院、科研机构
四、药学系
4.1中药学专业
4.1.1培养目标
省级重点学科,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掌握中药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炮制、制剂、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价、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中药学人才。
4.1.2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分析、药事管理学。
4.1.3就业方向
各类药物研究单位、医药企业、药房、药品检验和药政管理等部门从事中药生产、检验、流通、管理以及中药新产品开发领域的实践和研究工作。
4.2药学专业
4.2.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掌握药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比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适应性;具备从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药物制剂的设计和制备、生产、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检验、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价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高级药学人才。
4.2.2主要课程
医学基础、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生物药剂学和药代动力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
4.2.3就业方向
各类药物研究单位、医药企业、药房、药品检验和药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药品的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管理等工作。
4.3药物制剂专业
4.3.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系统掌握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造、质量控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药学人才。
4.3.2主要课程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剂学、制剂设备与车间设计。
4.3.3就业方向
各类药物研究单位、医药企业、药房、药政管理部门从事药物制剂研究与开发、生产技术改造、质量控制和经营管理的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
4.4制药工程专业
4.4.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系统掌握中药学、制药工程技术理论、生物技术及工业药剂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从事制剂、炮制、制药工程设计与生产、中药研究开发和生物药物研究开发、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4.2主要课程
中药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中药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工业药剂学、生物制药工程学、制剂设备与车间设计、制药工艺学。
4.4.3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药物研究单位、制药企业的生产设计、药物的研究开发、流通、制药企业GMP、生产技术改造、质量检测和经营管理的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
4.5市场营销专业(药品营销方向)
4.5.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初步掌握药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具备从事医药工商企业市场营销策划的初步能力,可以在各类工商企业尤其是医药工商企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药物管理、营销人才。
4.5.2主要课程
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管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药物分析、中药制剂分析、商业企业管理、会计原理与商品设计、中药商品学、药品营销学、经济法概论、药事管理与法规。
4.5.3就业方向
各类工商企业尤其是医药工商企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五、中西医结合系
5.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含放疗方向)
5.1.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和技能,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能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5.1.2课程设置
概论、纲要、基础、原理、军事理论、英语、体育、医用生物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四大经典、外科学总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
5.1.3就业方向
适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
5.2医学影像学专业(学制四年)
5.2.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医学理学学位。由我校与台湾元培科学技术学院合办,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具有理学基础知识、基础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及医学影像学各项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介入放射学、医学成像技术及医学影像设备维修等方面工作的医学影像学高级人才。
5.2.2课程设置
概论、原理、纲要、基础、军事理论、英语、计算机、医学统计学、体育。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人体断面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电子电路学、微积分、物理学、放射物理学。放射器材学、放射诊断技术学、放射治疗技术学、超声波技术学与实验、磁振造影原理与技术、医学影像摄影技术学、核医技术学与实验、电脑断层技术、放射治疗器材学。
5.2.3就业方向
适合从事介入放射学、医学成像技术及医学影像设备维修等方面工作。
5.3口腔医学专业(学制三年)
5.3.1培养目标
专科,学制三年。本专业培养面向农村、乡镇、工矿基层,具有口腔医学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工作的实际技能,初步掌握口腔医学科研知识,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腔医学基层实用型人才。
5.3.2课程设置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哲学、思想品德、法律基础、英语、计算机、体育、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口腔解剖学、医学伦理学、检体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X线诊断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预防医学、儿童口腔学、中医学概论。
5.3.3就业方向
适合从事基层口腔临床医疗工作。
六、护理系
6.1护理学
6.1.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热爱护理专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和中西医护理理论、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6.1.2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社会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和护理研究等。
6.1.3就业方向:
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保健机构和护理教育机构或科研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护理教育与护理科研工作。
6.2护理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向)
6.2.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和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西医结合高级护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工作或参加全国高职、高专专升本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升入本科学习。
6.2.2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中医内科护理学、中医外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等。
6.2.3就业方向:
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保健机构和护理教育机构或科研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护理教育与护理科研工作。
七、公共管理系
7.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方向)
7.1.1 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历,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熟悉我国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和法学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对公共事业管理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提高各项公共事业的效率和效果,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在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8.1.2课程设置
管理学基础、管理心理学、西医内科学、预防医学概论、医学伦理学、文秘与写作、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卫生政策与立法、公共关系学、医院管理学、行政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卫生管理统计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8.1.3就业方向
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医院、防疫站、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等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及保险公司、药业公司等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8.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事法律方向)
8.2.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历,学制五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熟悉我国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和法学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医疗机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卫生监督和法律服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8.2.2课程设置
中医基础理论、中西结合内科学、中西结合外科学、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法律逻辑学、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药事管理学、司法文书。
8.2.3就业方向
在各级医疗机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卫生监督和法律服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8.3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方向)
8.3.1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学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较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临床心理学专门人才。
8.3.2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中医心理学、中医学基础、人体解剖学、心身医学概论、心理评估学、心理咨询学、心理治疗学、精神药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8.3.3就业方向
各级医疗卫生、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中小学、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测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